(通讯员 夏开伟)2022年11月27日,教育部文学文化课程虚拟教研室通过钉钉平台开展了一次“英国文学”公开课专题教研交流会。本次活动由太阳成集团tyc9728英语系系主任叶冬副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太阳成集团tyc9728英文系廖运刚、崔梦田和胡沥丹三位教师一同进行在线分享——“‘阅读文学经典、研习批评方法’:以莎士比亚、弥尔顿、司各特为例”。
廖运刚副教授以“莎士比亚是否够浪漫”为题,通过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莎剧名篇,指出文本中的人、物、景与语言都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浪漫气质。廖老师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和十四行诗中对话和意象的解读,指出“爱”是莎士比亚表达浪漫气质的媒介。从情人之爱到友人之爱,从宫廷之爱与婚姻重新探讨“爱”的含义,莎士比亚浪漫主义创作中又吊诡地展现出反讽。
崔梦田副教授主要环绕弥尔顿和《失乐园》展开文本细读。崔老师通过纳喀索斯元素与变形记揭示出夏娃对自我和他者之间区别的辨识,通过分析描其与《伊利亚特》中描写夏娃片段进行对比,表现出女性之爱的复杂性。主题分析之后,崔老师进而对弥尔顿诗歌的修辞技巧进行了剖析。
胡沥丹副教授以司各特与《艾凡赫》为题,着重谈论了《艾凡赫》中的风格特色,即浪漫主义和历史的结合。在对历史的浪漫主义化中,司各特不仅表达了对自己苏格兰的热爱,还展示了对当时历史和风俗的记录。司各特在《艾凡赫》的创作中借用了众多莎士比亚因素,极大地凸显了浪漫主义对个体的重视,作家对本土的描写也展现了他对苏格兰性的忠守。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太阳成集团tyc9728邹文新老师、李兆前老师、湖南科技大学曾绛老师等对于课程中关于莎士比亚戏剧教学的选材与方法、课时安排、英国文学课程与其他文学课程的衔接等诸多方面与三位主讲老师进行探讨。认为通过开设多种类型的文学课程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以帮助他们更顺利地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多着重于阅读和思考的训练和指引。
文学文化课程虚拟教研室通过本次公开课主题教研交流活动进行“英国文学”课程教学研讨,从而为全国各大高校英语文学文化方向教研室的众多教师搭建了交流沟通的教研平台。在今后,文学文化课程虚拟教研室还将在线上继续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着力于对课程理念的探讨和课程教学分享,同时希望以讲座的形式普及和更新优秀的文学文化教研理念,也欢迎全国各大高校文学文化教研室积极参与,通过自荐公开课分享和课堂实录一同加入讨论,从而共同建设好文学文化课程虚拟教研室,促进文学文化教研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