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9728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遵循英语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内外高层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适应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发展需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跨文化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英语教育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考生参加每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择优录取,秋季入学。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达到学校规定的提前毕业的条件下,允许提前毕业,但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不含休学时间)。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核,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36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完成教育实习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能申请硕士学位。
2、学校与实践基地联合培养。与中小学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加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
3、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原则上以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教育教研部门与中学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参加;可以实行本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校外兼职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双导师制。
五、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与学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公共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教学,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不少于20学分,专业拓展课不少于4学分。
课程 类型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公 共 课 |
5000000000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0 |
1 |
考试 |
500000000021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0 |
1 |
考试 |
|
专 业 核 心 课 |
500000000023 |
教育学原理 |
32 |
2.0 |
1 |
考试 |
500000000024 |
课程与教学论 |
32 |
2.0 |
1 |
考试 |
|
500000000025 |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
32 |
2.0 |
1 |
考试 |
|
500000000026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32 |
2.0 |
1 |
考试 |
|
508045108022 |
外语学习理论选读 |
32 |
2.0 |
1 |
论文 |
|
508045108041 |
应用语言学及研究方法 |
32 |
2.0 |
2 |
论文 |
|
508045108026 |
第二语言习得 |
32 |
2.0 |
2 |
论文 |
|
508045408027 |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32 |
2.0 |
2 |
论文 |
|
508045108028 |
语言测试学 |
32 |
2.0 |
2 |
考试 |
|
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32 |
2.0 |
2 |
论文 |
||
专 业 拓 展 课 |
508045108030 |
跨文化交际学 |
16 |
1.0 |
1 |
考查 |
508045108031 |
对比语言学 |
32 |
2.0 |
2 |
考查 |
|
508045108032 |
语义学 |
16 |
1.0 |
1 |
考查 |
|
508045108033 |
语用学 |
32 |
2.0 |
2 |
考查 |
|
508045108034 |
形态学 |
16 |
1.0 |
1 |
考查 |
|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
16 |
1.0 |
3 |
考查 |
||
508045108037 |
认知语言学 |
32 |
2.0 |
2 |
考查 |
|
508045108038 |
现代教育技术 |
16 |
1.0 |
1 |
考查 |
|
508045108039 |
二外 |
32 |
2.0 |
1 |
考试 |
|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
1.0 |
|||||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与研究 |
32 |
2.0 |
3 |
考查 |
||
英语课程与教材分析 |
32 |
2.0 |
3 |
考查 |
||
实践教学 |
508045108040 |
教育实习 |
6.0 |
3-5 |
2、教学方式及考核
教学方式充分考虑教育硕士的专业特点,课程学习采用教师讲授、学生陈述、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社会实践、现场观摩、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请有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为学生上课或开设系列讲座。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基础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总学时可由理论讲授学时和实践学时组成,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专业核心课程应采用考试方式;提倡以要求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小论文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闭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
公共课及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原则上应在第一学年[微软用户1][微软用户1]内完成。
六、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
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进行。实践教学采用集体实践为主,研究生自主实践为补充的方式进行。集体实践的场所为一般在与太阳成集团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采用自主实践教学的研究生应在实践前向学院提交实践申请,明确实践内容与实践计划,并征得导师与学院同意。实习结束后,学生须将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交给学校,作为完成实习的证明。
实践学习成绩根据学生提供的实践学习计划、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学生在实践学习单位的专业态度(包括出勤率)、专业能力、专业绩效等指标,由校内指导教师和实践基地兼职导师综合考核后进行评价,给出成绩。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次。
专业实践的学分为6学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英语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解决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开题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形式:
1、实验研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外语教学、语言习得、语言测试等相关话题开展实验研究,按照实证研究的规范写出不少于15000词的研究论文;
2、调查研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与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的话题开展调查研究,完成不少于15000词的调查报告;
3、案例研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实际意义的特定案例展开研究,完成不少于15000词的案例研究报告;
4、行动研究: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就英语教育教学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行动研究,完成不少于15000词的研究论文。
无论采用上述任何形式,学位论文都须用英语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文格式符合学术规范。
学位论文采用匿名评审制。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校外专家。学位论文须经至少2位论文评阅人评审通过后方能进入答辩程序。答辩委员会至少由3人组成,其中包括一位具有丰富的外语教学理论或实践经验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八、学位授予
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36学分,完成教育教学实践,按规定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九、主要参考书目
1. Aronoff, M. et al. (eds),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C].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1.
2. Bachman, L. F.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5rd edition) [M]. Pearson Hall regents, 2010.
4. Burns, A.Doing Action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Routeledge, 2010.
5. Chapelle, C.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6. Day, C.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eacher and School Development[C]. Routledge, 2011.
7. Doughty, C. & M. Long.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lackwell Publishes Ltd., 2003.
8.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9. Evans, V. & M. Green,Cognitive Linguisitcs: An Introduction[M].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10.Freeman, D. & J. C. Richar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1.Gass, S. & L. Selinke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4th edition) [M]. 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8.
12.Hinkel, E.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C].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5.
13.Mackey, A. & S. Gass.Second Language Methodology and Design[M]. 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5.
14.McDonough, J. et al.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 Richards, J. & T. S. C. Farrell.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6.Richards, J. & T. S. Rod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7.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定量数据分析[M].华中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
18.文秋芳等.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19.国内主要杂志:《外语教学与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小学外语教学》等。
20.国外主要杂志:SSLA, Language Learning,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ELT Journal, TESOL Quarterly, etc.